马斯克“偷师”苏联老古董?为什么马斯克不选美国土星五号,却钟情苏联“沙皇火箭”?
今天跟一个火箭工程师聊天 聊到马斯克这家伙 我那朋友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说了句特牛的话:"搞火箭研制十几年 大家从来就没想过火箭制造竟然可以那么糙!"
看看人家马斯克的"糙快猛"造火箭现场
你想想啊 造火箭这事原本是高大上的活 放眼全球也是妥妥的高端局 只有中美俄欧日等少数国家才能玩得起...此前大家造火箭那叫一个小心谨慎 全程放超净车间里搞 生怕有一点灰尘导致全盘皆输 所以那个时候压根没有什么私人航天企业 因为他们根本就玩不转
当时大家都觉得造火箭就应该如此 直到马斯克这个愣头青出来了 他压根就不按常理出牌!!
别人用超净厂房建造火箭?不好意思 他不用~ 他直接在露天平台焊火箭!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国内的钢结构厂房呢 但直接露天焊出来的这货 竟然皮糙肉厚 主打一个耐造 发射成功率也杠杠的
展开剩余86%这就是传说中的"露天造火箭" 你敢信?
让原本准备看它笑话的世界各个技术强国纷纷闭嘴 同时让各国火箭制造神话成了妥妥的笑话!你说这脸打得响不响?
马斯克有两个方面登峰造极 一个是技术 另一个就是成本
先说技术 他的公司率先搞火箭回收 这玩意以前大家听都没听说过...原来大家造火箭都是一次性消耗品 美帝如此 俄罗斯如此 中国也如此 后来美帝受不了了 搞了一个航天飞机 发现这货虽然可以重复利用 但比火箭成本高到了姥姥家
马斯克首创的火箭回收技术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可以说 没有马斯克 谁也想不到火箭还能回收 所以一开始大家都等着看他笑话 结果呢?马斯克搞成了 一下子把成本降了下去
好嘛!全世界的商业火箭发射 被他老马一家霸占了 原本是火箭发射界的香饽饽印度 差点哭晕在厕所里!
你以为这就完了?马斯克在削减成本上堪称非人类 火箭芯片 高端大气上档次 但价格也水涨船高 他呢?火箭芯片?没听说过 直接买市面上的商业芯片
算力不够怎么办?没问题 多买几块就够了~ 万一毁了怎么办?没问题 多装几块就够了!就这 成本比专用的火箭芯片还要低得多 就问你气不气吧?
马斯克当年跑到俄罗斯"取经"的珍贵照片
完了吗?没有!!这里就要说到今天的重头戏了...
对马斯克来说 他的成仙之路不是"渡劫" 而是字面意义上的"渡人" 火星和地球之间没有高速公路 能否制造出可靠的火箭将决定着移居火星大梦是否可以实现
为此 马斯克摇身变成了采购商 他跑遍了世界各国的火箭市场 先是找到了欧洲卫星发射联盟 为了打动对方他包下了卢浮宫对面酒店的顶层 用热闹的派对证明他的实力 然而这些表面功夫竟然没有打动浪漫的法国人。。。
就在这时 马斯克听说俄罗斯有一种洲际弹道导弹可以当作火箭使用 而且700万美元就能购买一枚 他决定先买3枚试试
苏联时代的"沙皇火箭"N-1 看这密密麻麻的发动机群
马斯克联系到了俄罗斯的制造商 然而谈判进行得非常不顺 这其中有文化的差异 有意识形态的差异 单靠马斯克的口才并不足以化解 他需要一个能调解矛盾的中间人
最终 在朋友的介绍下 马斯克决定找一个叫坎特雷尔的人帮忙 这人曾经作为美国的秘密工作人员在俄罗斯被捕 后来由美国副总统出面斡旋 才放他出来 他也由此恨透了这个冰天雪地的国家
所以当马斯克打电话要求见面时 坎特雷尔的"特工神经"发作 以为马斯克是要诱捕或者干掉自己 于是把约见地点改在了人来人往的机场 没想到两人见面后一拍即合
坎特雷尔不仅克服了"俄罗斯恐惧症" 还给马斯克一句褒贬各半的评价:"专注于人类未来生活的理智的疯子"
2001年 马斯克和坎特雷尔远赴莫斯科 还有一位名叫雷西的人随行 不过此人不是协助谈判的 而是时刻观察马斯克是否已经发疯的成人保姆...哈哈哈
几经周折 马斯克见到了为俄罗斯联邦宇航局制造过火星探测器的拉沃契设计局 还有一家专门从事火箭发射器制造的公司 为了表现出入乡随俗的友善态度 马斯克啃着硬邦邦的俄式三明治和对方交谈
可是俄罗斯人的随性和慢节奏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一天 马斯克和俄罗斯人谈判时 对方拿来几箱子伏特加 让大家每两分钟清空一瓶 为了拿下这单生意 马斯克一行人酒囊附体狂饮起来 结果连肠胃带大脑都被折磨得生不如死
美国土星五号 vs 苏联N-1 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马斯克不选美国的土星五号技术 却对苏联的"沙皇火箭"情有独钟呢?
从苏联解体前的火箭水平来看 苏联基本和美国一个档次 但美国和苏联的火箭思路是完全的两条路径!!
首先是60年代 美国在土星5号第一级上应用的F-1发动机是当时最大推力的发动机 也是有史以来造出来的推力最大的单燃烧室发动机 单台推力就接近7000KN 简直就是个怪物
美国土星五号的F-1发动机 当时的推力之王
而此时的苏联由于大推力发动机无法攻克 为了保证总推力 当年的N-1火箭是第一级绑了多达30个NK-15发动机!
知道控制论的人都知道 你的结构越复杂 那么变量就越多 实际越不可能有效按照原定计划进行...N-1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 30个发动机中只要有1个没有顺利点火 那么就是完全的杯具
而保证30个发动机全部平稳工作自然比土星5号保证5台发动机的工作要困难得多 所以说N-1的杯具并不是科罗廖夫的能力问题 而是苏联的工业不能为神奇的科罗廖夫提供必要的成功条件
苏联NK-15发动机 虽然N-1失败了 但这款发动机本身是神器
这里要说明的是 虽然N-1是个彻头彻尾的大茶几 但是不代表NK-15不是个好发动机 这点还是要明确的 在70年代由NK-15发展而来的NK-33/43被称为史上最经典中推火箭发动机 也是至少目前来看空前绝后的高推重比发动机 真空推重比136.7:1!!
所以说 NK-15只是个用错了地方的神器 如果它不是用来推动重达3000吨的巨型N-1火箭 它可能就成为上一代的经典了
美国在土星号之后其实是有数个非常疯狂的计划的 比如核动力版本的土星5号 后续的疯狂计划最著名的一个就是Nova(新星)火箭 新星可以看做是一个超级巨大版的土星5号 用真空推力9000KN的史上最大推力发动机F-1A推动
如今马斯克的猎鹰重型火箭 集成了美苏两家之长
所以你看 马斯克这家伙真的是个天才 他没有盲目崇拜美国的土星五号 也没有完全否定苏联的技术路线 而是取两家之长 避两家之短
从正面看 马斯克学到了苏联多发动机并联的思路 但用现代的控制技术解决了可靠性问题 同时学习了美国大推力发动机的优势 但用商业化思维降低了成本
从反面看呢...说实话 当年如果苏联有马斯克这样的人才 说不定登月竞赛的结果就不一样了 而美国如果一直躺在土星五号的功劳簿上 也不会有今天SpaceX的崛起
你说马斯克是不是真的挺厉害?既有工程师的严谨 又有商人的精明 还有梦想家的疯狂...这样的组合 不成功都难啊!!
发布于:安徽省配资炒股论坛平台,上网配资炒股,重庆线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