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先搞懂:你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知的“回音” 康德说“我们只认识世界的表象”,放到股市里就是——90%的行情你看不懂,这很正常。我早年踩过的坑里,80%是因为“觉得自己看懂了”:2019年跟风追区块链,2021年死扛教育股,本质是把“热点”当“认知”,结果30万亏到18万。 后来才明白:财富是认知的变现,不是运气的馈赠。同样一只宁德时代,有人看到的是“电池龙头”,有人看到的是“全球市占率38%+技术迭代节奏”,前者拿不住30%收益,后者能吃完整轮翻倍——差的不是选股,是对产业的认知深度。 二、保命第一条:死磕“双红线”,比选股重要100倍 散户亏光本金,90%是踩了“不止损+乱抄底”的坑。我用12年经验总结出两条“生死线”,比任何选股技巧都管用: 1. 止损线:10%是底线,破了就跑别废话 这是我从18万爬回30万的关键。比如2023年买湖南黄金,跌破10%时我没像以前一样等“反弹”,直接割肉,后来它又跌了40%——亏10%,回本只需11%;亏50%,你得翻倍才能回来,本金少的散户,耗不起这个时间。 记住:止损不是承认错误,是保住“下次赚钱的资格”。哪怕割完它涨了,也别后悔——你守的是纪律,不是某只股票。 2. 趋势线:年线之下,所有上涨都是“诱多” 年线(250日均线)是牛熊的“照妖镜”。2022年上证在年线下震荡时,我空仓8个月,看着AI、新能源反弹得热闹,硬是没动——后来那些追进去的散户,大多套在半山腰。 年线之上+年线拐头向上,才是进场的信号。比如2023年11月上证站稳年线后,我才开始建仓,哪怕错过了前10%的涨幅,后面照样吃了40%收益——本金少,别抢跑,等确定性比赌运气靠谱。 三、仓位管理:713战法,把“赌性”关进笼子里 早年我满仓干过,也空仓慌过,后来总结出“713战法”,看似笨,却让我从30万滚到500万: 1. “7”成仓位:永远留3成现金当“弹药” 别觉得“不满仓赚少了”,这3成现金是你的“底气”。2024年4月大盘跌5%时,我用3成现金补仓液冷服务器龙头,成本直接降了15%;要是满仓,只能眼睁睁看着被套——现金不是没赚到钱,是帮你在跌的时候赚“便宜筹码”。 2. “1”个核心:只做“看得懂的行情” 我现在只做两类股:一是半导体设备(懂产业周期),二是消费电子龙头(懂外资逻辑)。2024年AI行情里,别人追寒武纪、昆仑万维,我只守工业富联——虽然没吃到翻倍,但稳稳拿了35%收益,比追高套牢强太多。 你的能力圈就像一亩三分地,别想着种别人的田,把一种行情吃透,比啥都懂却啥都做不好强10倍。 3. “3”天定强弱:短线别当“股东” 买完股票,给它3天时间:如果3天内涨了、站稳5日线,就留;如果跌了、破了关键位,直接走。比如2024年买紫光股份,3天内稳在5日线上,我拿了20%;买浪潮信息时3天不涨,果断割,后来它跌了18%——3天是给市场的“试错期”,也是给你的“止损缓冲带”。 四、管住手:比“会买”更难的是“会等” 股市里真正的机会,一年不超过30%,剩下70%要么跌要么横盘。我早年天天盯盘、频繁换股,看似忙得很,实则“赚小钱亏大钱”:2020年做了58笔交易,赚了12笔,亏了46笔,最后年化才8%。 后来我用两个方法“管住手”: 1. 画“机会日历”:只在这3种时候动手 - 大盘站稳年线+某板块资金连续3日净流入(比如2023年12月的半导体)- 个股跌穿10日线后反弹,且量能放大2倍(比如2024年3月的通富微电)- 政策落地首日,板块涨幅超5%且涨停数超10只(比如2024年的智能网联汽车) 其他时候,哪怕涨停板再多,我也只看不动——机会是等出来的,不是抢出来的。 2. 情绪锚点:反着来“避坑” 当身边人都在说“炒股能赚钱”(比如2021年新能源热潮),我减仓50%;当没人聊股市、券商营业部空荡荡时(比如2022年10月),我慢慢建仓——市场的情绪极值,比任何指标都准。 五、终极心法:慢就是快,少就是多 我从30万到千万,用了12年,平均年化28%,不算快,但没亏过大钱。早年总想“一年翻倍”,结果越急越亏;后来接受“慢慢赚”,反而越赚越多。 比如2023年我只做了4笔交易: 1. 1月买半导体设备,拿3个月赚40%2. 5月买消费电子,拿2个月赚25%3. 9月买光伏,拿1个月赚18%4. 12月空仓等年线信号 看似交易少,却跑赢了90%的散户——股市里最快的捷径,是不抄近路。关注我,每天分享1个散户能落地的实战技巧,从30万到千万,我们一步一步来。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配资炒股论坛平台,上网配资炒股,重庆线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