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文化润疆”新篇章!广东作协喀什文学强基培训班举办
近日,广东省作协文学强基培训暨助力喀什精品创作采风交流活动在喀什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援疆前方工作指挥部、新疆作协和喀什地区文联联合主办,喀什地区作家协会 、喀什地区十二县(市)文联承办。
文学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向欣表示,近年来,广东援疆深耕喀什这片热土,不但从产业、民生、教育等方面深入援疆,还充分做好广东醒狮、龙舟、咏春等岭南非遗瑰宝落地喀什,粤疆两地人民的心连得更加紧密。广东省作协积极响应号召,多次邀请新疆作家参加广东省作协成立70周年、广东文学馆开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等重大活动,加强两地文学界交流合作。去年,分别与新疆作协、兵团作协签署了“文化润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两地文学合作迈入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新阶段。
向欣介绍,举办本次活动,是广东省作家协会认真落实中国作协“文化润疆”工作任务、实施“文清气正”工程的重要文学工作举措。她建议要共筑同心,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以文学的形式演绎时代变迁、反映火热生活,塑造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时代新人形象,弘扬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精神。要共赴山海,讲好建功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围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代主题,讲好中国故事。要树立大文学观,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动“生态文学”和“新大众文艺”创作。
“我们还要谱写携手新丝路的文学佳话。统筹运用资源,进一步扩大文学视野,既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仰望人类文明的璀璨星空,注重将民族性与时代性相融合,找准中外价值观的契合点,以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优秀作品,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拓展文学格局,扩大‘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让文学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推动民心相通的桥梁纽带。”向欣说。
“文学作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曙光》杂志社主编马旦尼亚提·木哈太表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新疆则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是中华文化向西开放的门户。两地虽相隔万里,却因文学而心手相连。“期待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挖掘新疆大地上的感人故事,用文学的笔触描绘粤新援疆的深情厚谊,展现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生动画面,让文化润疆的春风吹遍天山南北。”
在喀什地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张莉看来,举办本次活动体现了广东省作协对喀什文学事业的关心支持,也是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文化润疆的具体举措。希望广东省作协能够在打造新时代文学精品、培养文学人才等方面持续给予喀什大力支持;希望各位文学名家用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把喀什最美的风景、最感人的故事、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喀什推出更多的文学精品力作,展示喀什独特的风情魅力,并通过喀什向世界展示新疆的新成就、新形象、新风采。
名家云集为喀什学员开课
本次文学润疆系列活动包括主题调研、文学强基培训、采风创作交流等。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培训班为期3天,学员面向喀什地区,选拔对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儿童文学、报告文学等文学创作感兴趣的40名文学爱好者参加培训。为办好此次培训班,广东作协邀请知名作家进行授课,授课内容涵盖小说、诗歌、散文、网络文学等门类。
据了解,本次培训是广东省作协文学强基培训暨助力喀什精品创作采风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贺仲明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学员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广东省作协主席团成员、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专业作家盛慧以《地方风物的艺术化呈现——以〈粤菜记〉为例》为题,把自己散文创作的心得娓娓道来。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汕头大学教授、知名网络作家阿菩主讲《网络文学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衍生》,从网络文学的整体局势、深层困境、活力转移三个层面启发学员,提升网络文学创作水平。
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广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庞贝以《乌江引》为例,深入探讨非虚构写作的意义。广东省作协主席团成员、珠海市作协主席卢卫平建议诗歌写作要人诗互证、诗人合一,在广博的阅读中提升创作的原创性。广东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广东文学馆(广东文学院、作品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十月与大家开展“文学漫谈”,从自己的创作经历讲起,引导学员们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并鼓励他们成为有情怀的作家。
7月22日,广东作协喀什文学强基培训班结业仪式在喀什举行,学员们直呼“干货满满”。
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刘春表示,这次活动是一次文化润疆的生动实践,更是一次以文连心的深情对话。培训的3天,两地作家共同经历了一场充满思想碰撞与创作激情的文学旅程,深刻理解文学的人民性、民族性、时代性的过程中思考如何创作出真正的文学作品。广东的授课作家们不仅带来了专业的创作技巧,更传递了“以文载道、以文润心”的文学精神。“希望学员们把这次培训当作文学之路的新起点,继续用笔记录时代、用情书写人民,以文学的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采写:南方+记者 戴雪晴
图片:受访者提供
配资炒股论坛平台,上网配资炒股,重庆线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