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已经过半,却没有出现一部票房突破十亿的电影,这让人不禁想起去年《哪吒2》的强势表现,着实有些意外。过去几年,暑期档票房成绩堪称辉煌,尤其是2023年,几部影片的票房都突破了30亿大关,如《孤注一掷》和《消失的她》,分别取得了超过35亿的成绩,而《封神》也以24亿的票房表现可圈可点,其他影片如《八角笼中》和《长安三万里》也均创下了20亿以上的成绩。
然而,到了2024年,虽然《抓娃娃》以33亿的票房表现不俗,《默杀》也有13.5亿的成绩,但相比2023年,这样的成绩依然显得平平无奇。进入2025年,暑期档竞争愈发激烈,但影片的成绩却并不理想。比如《戏台》改档上映,《聊斋·兰若寺》仅突破1亿,《恶意》也仅收获2.5亿,而《花漾少女杀人事件》甚至没有达到2000万票房。尽管《长安的荔枝》稍好,成功突破了3亿,但整体来说,暑期档已经过半,票房成绩令人失望。
展开剩余82%但幸运的是,《南京照相馆》一部影片强势开播,点映阶段就迅速攀升口碑,尚未正式上映时票房便突破了亿元大关。可以预见,《南京照相馆》无疑将成为暑期档第一部突破十亿票房的电影,而其最终的票房可能会突破30亿大关。如果暑期档只能选择一部电影观看,那么《南京照相馆》必然是首选。
当我再次观看《南京照相馆》时,依然是在泪水中度过整个电影。影片中的苏柳昌,这个编号为1213的邮差,并非是那种具备鲜明人物弧光、无畏英雄形象的抗日人物。面对炸弹威胁或被枪指头时,他的脸上充满恐惧,甚至瑟瑟发抖,只想活下去。为了活命,为了那张通行证,他甘愿为日本人洗照片。然而,当他真正有机会逃生时,却毫不犹豫地将生的希望留给了更弱小的同胞。在面对日本人的残暴时,他挺身而出,决不退缩,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人性的光辉。
影片中,林毓秀作为演员,她始终为与胡蝶的合作感到骄傲。她热爱表演,哪怕在逃命的路上,也没有放弃手中的电影胶片。王广海为她争取到的通行证,她毫不犹豫地让给了金家母女,怒斥王广海:“万一日本人输了呢?我从小唱的可是穆桂英、梁红玉!”金承宗,看似高傲清高,却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一身技艺传授给苏柳昌。在生死存亡之际,他依然带着中国人的骄傲,为家国大义呐喊:“我是拍照片的!”
在《南京照相馆》中,这些小人物的命运在巨大的历史洪流中显得如此渺小。面对日军的残杀,他们几乎没有反抗之力,绝望、恐惧,但却依然选择将生存的希望传递给他人。他们齐心协力,将揭露日军暴行的底片安全送出南京城。他们的行动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但却在细微之处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高叶在收到《南京照相馆》第一稿剧本时,看到林毓秀被凌虐的戏份,第二稿时,这一场面被删掉了。申奥导演解释道:“我们拍这部电影,绝不是为了展示血腥暴力,而是让大家记住那段历史,记住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奇迹。我们要分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首映礼上,刘昊然、王传君和高叶等主演纷纷落泪,回忆起电影中的台词时,他们表示,这些台词将永远铭刻在心中,每次说起,都会感到痛彻心扉。高叶特别提到自己饰演的林毓秀,情绪激动:“如果没有那场暴行,她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或许,她会像我一样幸福,能无忧无虑地追求梦想。”
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影片不在少数,但申奥的《南京照相馆》最能打动人心。他选择了从小切口切入历史洪流,通过一个被战火吞噬的照相馆和一群身处其中的小人物,展现出他们在恐惧中的坚持与反抗。从渴望生存,到觉醒、抗争和守护,他们的命运交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申奥导演拒绝过度煽情与敌人美化,而是通过真实与真诚的叙事,给观众呈现了一段血与泪的历史。
电影中的那些细节令人难以忘怀:士兵们为了阻止敌人的推进,不惜与日军同归于尽;为了不连累他人,士兵在病床上开枪自尽;阿昌的不屈、林毓秀的风骨、老金的坚定,都令人动容。而最令观众心碎的,是那些照片中微笑的面孔,曾经的幸福已被战争摧毁,转瞬间,这些曾为自己拍过照片的“旧相识”,成了侵华日军刀下的亡魂。
《南京照相馆》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也让我们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屠杀面前的坚韧与不屈。当影片中的“全家福”出现在画面上,当“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呐喊响彻屏幕时,哪个中华儿女能不为之热泪盈眶?
这部影片的成功,不仅是票房的胜利,更是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先辈们牺牲的致敬。《南京照相馆》在上映前便突破了亿元票房,清一色的好评让影片后劲十足,有望突破30亿票房。它以极大的克制将温和的力量呈现给观众,而非简单的说教,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无论看多少遍,《南京照相馆》都会让人感受到难以压抑的愤怒与深深的悲痛。它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痛苦的回忆,更是一种坚持与奋起的力量。
发布于:福建省配资炒股论坛平台,上网配资炒股,重庆线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